二维码
华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国内动态 » 正文

沪郊现代农业八成水稻面积将由家庭农场经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0-27    资讯整理:华农网        
导读

上海正在大力培育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到“十三五”末,上海将实现沪郊水稻种植面积八成以上由家庭农场经营,𝓡农户参加合作社的比重达到75%,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85%。上海还将打造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

   上海正在大力培育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到“十三五”末,上海将实现沪郊水稻种植面积八成以上由家庭农场经营,农户参加合作社的比重达到75%,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85%。上海还将打造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
 
  这是记者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2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据介绍,上海郊区“十三五”期间发展现代农业,将突出“三个培”: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体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农二代”。
 
  上海市农委主任张国坤表示,《上海市现代农业“十三五”规划》已经明确,到“十三五”末,上海将建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从农产品(12.550, 0.11, 0.88%)质量安全与农业环保水平、科技推广水平、经营管理水平等7个方面设立了23项评价指标体系,打造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升级版”,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上海还在落实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此过程中,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到“十三五”末将达到2万人,他们与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以本土化为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担当。同时,上海还将因地制宜不断提高农民的经营性、财产性、工资性和转移性收入水平,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上海市农委人士说,现代农业要有活力、有可持续发展空间,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培养出真正热爱农业和在农业中拥有满意发展空间的“农二代”,使农业发展“后继有人”。上海正在调整优化现代农业产业结构,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集聚区的建设,“农二代”从中可以看到自身发展前景。
 
(文/华农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华农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华农网-//sakenb.cn/news/show-1098.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email protected]
0相关评论
 

华农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2024 HuaNongWa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关键词:华农网|农业资讯|农网中国|农业信息|农业行情|公益农业|农业批发|农业供求|农业门户网|中国农业网|中国华农网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